高端机床能通过逆向工程实现技术追赶吗?
针对我国在高端机床领域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较大差距,有人提出我们能通过逆向工程追赶上先进水平吗?逆向工程是什么?这个想法有可行性吗?简单来说逆向工程是一种产品设计技术再现的过程,通过对一项产品进行逆向拆解分析及研究从而得到该产品的组织结构处理流程、功能特性及技术规格等设计要素,那有人说了这不就是山寨和抄袭吗?关于这一点各方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说这上不了台面不道德,也有人认为这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学习并赶超的必经之路,属于常规操作,就像如今在制造领域被国人捧上神坛的日德两国都是靠着逆向工程去起家的,几十年来该技术的合法性一直在世界各地的法庭上激烈争论,中国美国还有很多国家的法律规定只要是公开合理的取得产品就可以对其进行逆向工程。
我们今天只从技术层面谈一谈高端机床逆向工程的可行性,有些人觉得逆向工程不就是拿到目标产品后拆解,然后用三坐标等测绘仪器测量出零部件的精准尺寸,在搞清楚装配方式不就行了吗?那真的有这么简单吗?先不说欧美日的**机床对中国禁运,就算是没禁运的中高端机床也是加了一系列的霸王条款,装机地点、用途、完整性都要限定,如果说擅自挪动、拆解或者变更用途机床就毁被远程锁死,原地变成废铁,其实这些限制都是为了防止我们做逆向研发,退一步说哪怕我们真的能弄到**机床各种软硬保护措施也都破解了,但要做逆向研发也是地狱难度,纪录片{大国重器}里有一段说几十年前众国技术人员去德国参观,问可以拍照吗?德国人傲慢的表示说你录下来都可以,反正你们也做不了,高端机床也是一个道理,你把一台机床拆到不能再拆了,也测出来每个细微零件的精确尺寸,那你照着这些零件加工出一些貌似一样的复制品出来就能组装出一台高端机床了吗?不可能的,因为你实际测量的是样本而不是设计本体是无法获得原始的设计尺寸和设计公差的,同时样本的应力变形,磨损变形也会加大测绘错误,比如测出一个零件的尺寸是4.321毫米,但问题来了零件设计时是有个允许的公差范围的,他可能是4.3±0.1,4.3正0.1;4.32正0.01,这是不可能靠测量得知的,而公差配合的精度会最终影响机床的精度,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另外装配也是一门技术活,有一系列的要求并不是简单的拼好拧上螺栓就可以的,再者干制造业的都知道材料和工艺的重要性,别人的五大件和零部件分别用什么材料?材料中各种元素的配比是什么样的?哪些材料用哪些处理工艺,才能保证寿命稳定性和可靠性。
举个例子11年5月一架波音747在新加坡附近发生事故,事后调查发现这是发动机叶片疲劳导致的,而材料和工艺一致性上的瑕疵呢?就是此类事故的主要原因,以上这些都是机械层面还没涉及到系统,如果加上软件那难度更是成指数级增加,总之**机床的逆向工程是地狱难度,那这件事有可行性吗?有,但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而且我们要明白通过逆向工程是不可能掌握***科技的,能让别人逆向才是王道。
我们公司主要生产1580龙门加工中心,1612龙门加工中心,2014龙门加工中心,2016龙门加工中心,2520龙门加工中心,3016龙门加工中心,3020龙门加工中心,3024龙门加工中心,4020龙门加工中心,4026龙门加工中心,5026龙门加工中心,6030龙门加工中心,HDY400F5的五轴加工中心,HDY500F5五轴加工中心,HDY600F5五轴加工中心,双柱五轴加工中心,单臂五轴加工中心,五轴龙门加工中心,HBC1160F5摇摆五轴加工中心,HBC1370F5摇摆五轴加工中心和各种型号的3+2五轴加工中心,可以满足不同产品的加工需求
山东海鲲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提供定制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正T卧式加工中心,倒T卧式加工中心,定柱龙门加工中心,动梁龙门加工中心,动柱龙门加工中心,龙门铣床,四轴五轴加工中心,数控铣床,数控立车,镗铣床产品的生产厂家,提供加工中心实时报价,价格行情分析,龙门加工中心报价表,五轴加工中心报价表,优质加工中心产品批发、供应信息等。欢迎广大客户来电咨询:15163296288(V)